际华新闻-凯发k8娱乐官方网址

《工人日报》给机器修“神经”的医生
作者: 工人日报 赵剑影
发布时间: 2017-05-18
       清晨9点,高铁从北京西站开出,行走在华北平原上。5个小时候后到达距离北京800公里的豫中小城漯河市,5月初夏的阳光把树叶开始染出油绿色。下午1点半,《工人日报》记者刚走进这家位于漯河市人民路197号,有60多年历史的军需企业里,就听到了上班的预备军号。
       赶着要去上班的工人告诉记者,听见军号就去上班,这是从建厂就保留下来的习惯。顺着一片遮天蔽日的法国梧桐的小路走到底是厂区的大门,右手边有一间房子。这就是以际华3515一分厂维修组班组长陈虎命名的创新工作室。推门进入,陈虎正在屋里摆弄着几排电路板,见记者走进来。赶紧收手在身上抹了一把,把记者引进屋来。
       这是一间大约25平方米的房间,屋子里的一排橱柜占据了很大面积。陈虎和他的同事们一起取得的荣誉和创新专利把橱柜占得满满的。
       “做啥工作,都要做最大贡献”
       “你别看他虎头虎脑的,他可是我们这里给机器修“神经”的医生。在工作中特别有主意,刚刚获得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。”3515工厂党委副书记、工会主席韩立平告诉《工人日报》记者,陈虎1994年从技校的毕业生到漯河市劳模,再到现在的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,已经工作了23年。橱窗里摆放的50多个实用新型专利证书中,有30多个是陈虎一个人取得的。
       陈虎所在的际华3515皮革皮鞋有限公司担负着军队、武警部队等着装单位的重要保障工作,主要为部队后勤装备的现代化建设服务。和这个厂一样,陈虎和工厂有一样的坚守。“既然选择了,就要坚持走下去。选择不同肯定会有不同的结果。”陈虎告诉记者,他毕业时正值东南沿海用人的高峰期,很多同学都去了广州深圳等地。只有他选择了来这个军工厂。和同学丰厚的收入相比,他的收入显得很是单薄。“刚开始的时候一个月60元到100元,转正之后300元。跟同学比肯定差很多,但是我喜欢摆弄机器。”陈虎说,“无论做啥工作,都要做出最大的贡献。”
       掌握修“神经”的技能
       “我们是劳动密集型企业,降本增效是公司努力追求的。机器维修是公司的一笔大的支出,维修团队有力能给企业节省不少成本。”3515工厂党委副书记、工会主席韩立平告诉记者。
       陈虎就是这个维修团队的一员。2006年公司投千万巨资引进了德国全自动橡胶双密度注射机。作为公司电气维修的骨干,陈虎负责新设备的维修工作。在设备安装时,面对厚厚几大本英文说明书,陈虎说自己有抓瞎的感觉,只好请教厂方派来的工程师,但他那种不屑一顾的眼光和傲气刺痛了陈虎。
       经过三个多月的艰辛努力,过了翻译关的陈虎如鱼得水,一切问题都变得简单起来。“在自动化设备中,传感器犹如人的神经,如果一个出问题就会丧失几个功能、甚至停机。为方便快速检修,我把几百只传感器的位置、电动单元等准确地体现在一张图上进行标注,当设备出故障时只要按图索骥。”
       “向厂方求援不仅价格高,周期还长,影响生产。”陈虎说,在厂里工作时间长,知道生产任务不能耽搁,那怎么办?“我们能不能利用国产器件进行替代改造改造?”一个念头蹦了出来。
       锁模气缸活塞进口的要600多元是一次性的,国产一次性的要100多元,改造后可以反复使用;微型传感器进口的400多元,代用的仅70多元左右……引进的新机器从2台增长到6台,厂区的机器维护费用却降低了40万到50万元,节省成本150万到200万元。
       社会需要有担当的工人
       “作为企业的一员,应该在自己的岗位上实现抱负和创造价值。社会和企业都需要有担当的工人。”陈虎在工作上的拼命,相对的就是对家庭上的不“上心”。他住在漯河市的西郊,骑电动车需要40分钟的时间。用他家人的话说,为了节省时间,他每天都“焊”在厂里:早晨7点就到厂了,晚上8点多才回家。
       “家人不理解。”记者问到他家人是否支持时,陈虎嘿嘿一笑说,“尽管他们不理解,但时间久了也就习惯了,厂里需要我。”陈虎的同事告诉记者,他作为班长不仅要负责新人员培训,还要负责设备的维护,每天工作常常在10个小时以上。
       这个铮铮的汉子,也有铁骨柔情。陈虎说,自己没有一个假期陪家人完整地度过,也感到愧疚。女儿7岁了,“她经常说:我和妈妈一家,你的家在厂里。童言无忌,说得我的心里也是很不是滋味。”陈虎的岗位上确实离不开他,“其实,我们厂里有很多我这样的人。普通一线工人也能出息。”

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:2023/07/31 23:51:58
网站地图